邱炳东:指缝间的那些事

2011-05-25来源:江苏教育电视台现在开讲栏目
4
张爱玲说过: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,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,而对于年轻人而言,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。掐指算来,我加盟教育电视台也有八年时间了,伴随着教育电视台的发展壮大,在这个平台上,作为一个新闻人,时时感受着媒体日新月异的变革,面对网络媒体的汹涌冲击,我们在探索中承载使命,砥砺前行。
今年是江苏教育电视台建台15周年。静下心来盘点一下,我收获了什么?在漫长而短暂的记者生涯里,在记忆的枝枝蔓蔓中,哪些人时常被记起?哪些事过目难忘?那些台前幕后的感动过我的人,那些新闻背后不为人知的事,或是完整的,或是碎片,已固化在脑海的芯片中。他们,成为我到教育电视台这8年记者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他们中有警察、教师、保镖、学生、甚至还有残疾的流浪者。而记忆最深的,是一个被人称为“丐帮帮主”的年轻人。
“丐帮帮主”的真名叫张仁杰,1984年出生,安徽六安人,年少时离家出走,从此浪迹江湖。他曾两次成为走进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演播室。之所以他能引起我的关注,是因为在他身上,有着太多解不开的谜。
2009年8月的某个晚上,我在网络上偶然看到了一组照片和文字,作者以《秋天的回忆——送给我记忆中的杨丹》为题,以散文的笔触,记录了河南一对贫困父母流浪北京给小女儿看病的故事,从他的文字和图片中,我读到了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。
无独有偶,几天之后,我在电视上,同样看到了这组照片,不同的是,这组照片经过电视化手段的包装后,更具震撼力,低沉凝重的配乐一直萦绕在耳畔,《中国青年报》图片总监贺延光先生将奖杯授予一个年轻人,贺先生和那个年轻人眼中都饱含着泪水,那一刻,我觉得在这个年轻人的背后,一定有很多故事,也就是那时候,我记住了这个名字:张仁杰。
如果用一般的因果说,是不足以解释张仁杰慈善行为的。
一个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年轻人,一个身无分文却帮助了数不清需要帮助的人,他靠什么?仅仅是一腔热血和一颗善心吗?在这样的善举背后,是否另有玄机?在《家春秋》进入现场录制之前,我和张仁杰约定,在四川绵阳的北川相见,他在电话里反复说:“我现在在绵阳有房有车,你来了我接你。”
“有房有车”这四个字从他的嘴里说出来,一下子触动了我敏感的神经。想要解读他,必须走近他。
9月的北川,气温骤高,燥热难当。眼前的张仁杰,与照片上的他相比,显得有些狡黠。张仁杰一边介绍,一边七拐八拐把我们领到了绵阳郊区的一条小巷。走了半个多小时,摄像小陆背着设备,早已是汗流浃背,他嘀咕怎么不打车,我也说可以打车的,可张仁杰依然谈笑风生,说不用打车,前面就到了。
张仁杰所说的房子,是绵阳郊区一隅的一栋老式三层小楼,从楼道里烟熏火燎的灶台餐具可以看出,这是一个出租房。在楼道拐角处,一辆破旧的自行车,张仁杰指着那辆车调侃道:“车胎坏了,要不就开车去接你们了”,原来,他是这样的“有房有车”,同去的小陆露出一脸的苦笑。
张仁杰租住的房间在顶楼,中间有一道隔墙,将客厅和卧室分开。简单的交流之后,我准备起身告辞,我要找一个宾馆先安顿下来,张仁杰热情挽留,他希望我们就住在他的外间,并且说,夜里一点他还要去汽车站接一个神秘美女。我想应该是张仁杰的女朋友,张仁杰一口否定,说是北京来的稀客,你们如果见不到她,这一趟会遗憾的,经不住张仁杰的忽悠,我也想让小陆跟拍一些画面,于是,我和陆俊两人一张凉席睡在外间,因为人困马乏,我们很快进入了梦乡,跟拍的事也抛到了九霄云外。
第二天一大早,我发现房间里多了一个人。一个女孩,坐在张仁杰的床边,这一定就是张仁杰所说的美女吧?张仁杰半夜接来的这个“美女”,不仅和张仁杰同处一室,而且没有半点尴尬,面对“美女”,我和小陆因为袒胸露背,倒显得十分狼狈。
女孩20多岁,脸上斑斑点点,实在与传说中的美女相去太远。这个女孩是什么人呢?她和张仁杰是什么关系?女孩看出了我们的狐疑。她开始大方地自我介绍,她说她姓高,来自北京,是某家基金会工作人员。这次来绵阳,是协助张仁杰落实一些捐助项目的,她特别强调,她的老公和张仁杰是最好的朋友,这次来绵阳,他老公同意她不住宾馆,下榻在张仁杰的出租屋。这样的解释,让我和小陆听得是一头的雾水:你老公让你和一个未婚单身男住一起,这也太淡定了吧!
   上午,按照计划,我们将和他们一起,去绵阳观太乡一个叫巩家沟的山村走访几个特困户。老式的大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行驶,晌午时分,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,司机将车停到山腰的一个小镇上,他说因为防止雨季的泥石流,考虑到安全,车子不能再往前开了,我们不得不就近下车。
   为了能赶在天黑前下山,我和张仁杰商议后,决定租一辆“麻木”(三轮车)上山,经过讨价还价,最后以四个人200元的价格成交,这比平时要高出一倍的价钱。虽然我说可以报销的,但张仁杰还是有些心疼,他说这趟上山,花在交通上的钱“超预算了”。
   “麻木”在颠簸了两个小时候后,停到了一个叫凉山的岔道口,张仁杰说到了,山坳里星星点点的村庄,少说也有两公里,看到有些娇小的高姑娘跟在身后,小陆摇摇头,和我相视苦笑,走吧!
雨后的山路泥泞不堪,我刚买的新皮鞋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泥水里,早已是面目全非,张仁杰背着照相机把我们三人远远甩在了后面。借这个机会,我和小高攀谈起来,小高对张仁杰的了解,比我从网上查找的资料还要详细,他们已经合作不止一次了,每次来绵阳,她照例下榻张仁杰的“行宫”,省下每天280块钱的住宿费,可以多一些资助款。我无法理解,一个京城来的女孩,为了省下一点住宿费,可以放下自尊,与一个男人住在一起,小高看我的欲言又止,她说,你太不了解张仁杰,因为你缺少信任!
我们在村里一共走访了5个特困户,他们分散在两座大山之间狭长的山坳里。这里没有通信,没有自来水,有两户甚至连电都不通,如果不是亲眼看见,我无法想象,改革开放30多年了,在这西部偏远的大山深处,还有这样一群与世隔绝的人,他们的生存状态如此不堪,我更不解的是,张仁杰已经是第三次来这里,看望这些非亲非故的乡亲。
回到山脚下的小镇,已是傍晚时分,这里离绵阳城区70多公里,最晚的一班车早已开走,我们只能等第二天小镇到绵阳的头班车。镇上最好的旅馆,也只80块钱一间。我给小高订了一间,我们三个男人一间,奔走了一天的小陆全然不顾蚊虫的叮咬,很快就打起了呼噜,而我和张仁杰却毫无睡意。张仁杰说,你们太出乎我的意料了,来采访我的媒体有很多,但是没有一个记者敢跟我一起上山,上一次山要两天,山上的条件非常艰苦,你们能跟我来,就是朋友。我说我也是农村长大的,这点苦不算什么。在后来的交谈中,我大致对张仁杰有了初步的了解。头一天见面的三公里行走,是张仁杰送给江苏来的记者的“见面礼”,之前但凡来采访的,几乎都是走马观花的,不要说徒步上山了。我对张仁杰的采访,从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。
其实,在那些疑问没有找到答案之前,我对张仁杰的理解是肤浅的,我总觉得他的善举后面,一定有名利之图。
张仁杰对我讲了他这些年做慈善的心路历程,从2004年年底开办《感恩中国》网站至今,已经帮助了80多万人,对于这个数字,我从心底里是持怀疑态度的,认为他一定是注水的。一个年轻人倾其所有做慈善,把慈善当做事业去做,一般人根本做不到。没有足够的理由,即使他说的句句是真,也无法让人信服。我的采访,就是想向公众还原一个真实的张仁杰,是他光环背后的酸甜苦辣。
回到绵阳后,我对张仁杰做了一次正式的采访,我们谈到了他的过去、现在和将来,也谈到了他的家庭、情感。张仁杰说,他是第一次这样面对媒体开诚布公,袒露心迹,在他看来,我是他为数不多的可以信任的朋友。尽管无话不谈,但是,对于媒体提到的80多万这个数字,我依旧是保留我的态度。
采访结束后,我让小陆尽可能多的拍摄一些张仁杰的生活画面。张仁杰从他的床底下拖出了一个纸箱,小心地将一摞一摞的表格取出来,摊在床上,我发现,那些表格都是手工填写的,上面记载了受助人和资助人的详细信息,几十摞,少说也有十多万张,张仁杰说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今年已经全部实现网上操作了。从这一摞一摞的表格中,我觉得我有些小人之心,这么多的表格,别说是一张一张填写,就是我粗略的看一遍,估计没有几天是看不完的,张仁杰说的80万,在这里找到了答案。小高说得对,我对张仁杰不是缺少理解,是缺少信任。
2009年10月,《家春秋》以《只要你过得比我好》为题,用40分钟讲述了张仁杰热心公益慈善的故事,节目现场还请来了张仁杰曾经救助过的“海豚女孩”王雪萍和她的大伯。节目播出后,热线电话不断,有求助的,有捐款的,甚至有人询问张仁杰是否有女朋友,这个问题倒让我眼前一亮:张仁杰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,为何从不触及这个话题?
这期节目后来被张仁杰放在了他的《感恩中国》网站,点击播放80多万次,有近千的网友跟帖发表感言,有网友称他为“一个有温度的人”,称他是“中国的良心”。
因为这期节目,我和张仁杰成了莫逆之交。我们都有各自的工作,很难有交集,但是网络把我们紧密相连。每次张仁杰到了一处新的地方,他都不忘给我留言,而我每当一期新节目播出,总是第一时间告诉他,让他在网络上收看。
一年之后,我从《家春秋》进入新栏目《现在开讲》做编导。盐城台同行向我推荐了一个选题,是说盐城八旬老人张忠泉行善成痴的故事,张忠泉老人一生行善,让人们在感动之余,又有许多不解,这让我重新想起了张仁杰。
2011年3月,应我之邀,百忙之中的张仁杰抽出一天时间,再次走进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演播室,《现在开讲》将他作为现实中的慈善标本加以解读,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,深入剖析他行善的原因、目的和现实意义。节目录制结束后,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:“对慈善的辨伪是对慈善之心的伤害,兄弟,我很受伤,张忠泉老人更受伤,我要是知道你做这个节目我就不来了!”我的回答有些像绕口令:“当初我不理解你,就像你现在对我的不理解一样,我现在很理解你。”
张仁杰,是我采访过的众多故事主角中,唯一一个第二次上节目的人。
就在本期节目播出后不久,我从报纸上又看到一篇关于张忠泉老人的报道,张忠泉再次把9万多元捐给盐城慈善会,这一次,他的捐款被慈善会婉转拒绝了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,有一些人对张忠泉老人的善举并不理解,我觉得是这个社会的悲哀,无论别人有多少非议和质疑,我始终坚持我对老人的敬佩和理解。
我上网搜寻有关张忠泉老人这一次捐款遭拒的评论,有一个网友用周星驰电影中一句台词作为评语:世人笑我太癫狂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无论是张仁杰,还是张忠泉,在俗世红尘中,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得穿呢?
我做不到张仁杰的无私和忘我,张仁杰却像一面镜子时刻反射着我。那次从绵阳采访回来后,我与阜宁红十字会的朋友取得联系,请他们帮我物色一个资助对象。张仁杰在节目中说,助人为快乐之本。还真是,茫然时快乐无处寻找,有心时快乐触手可及。作者邱炳东(江苏教育电视台现在开讲栏目编导)
 
如果您想给贫困家庭提供帮助请您查看《感恩中国捐助需知》:
 
如果您想给贫困学生提供帮助请查看《感恩中国助学纪实栏目》:
 
如果您想了解感恩中国捐助模式,请查看《捐助解答》:
http://www.owecn.com/answers
  
如果您想了解感恩中国,请点击察看:
感恩中国视频报道:http://www.owecn.com/Video 
感恩中国文字报道:http://www.owecn.com/reports

用户评论

换一张(不区分大小写)